M Art Center logo

Untitled-1

Untitled-2

Untitled-4

Untitled-7

现场:衍进中的[R] -1

现场: 衍进中的[R] 2

现场: 衍进中的[R] 3

标本R-Struct-01 2013 油脂图片标本,石块,丙烯色 62x47cm

[标本R-r]V210 局部 2012

[标本R-r]RO177 局部 2012

[标本R-r]PY426 局部 2013

[标本R-r]B94 局部 2012

[标本R-r]B88 2013

衍进中的[R]

王雁伶

2013年12月14日 ~ 2014年1月13日

衍进中的[R]

“Big Bang Theory”让科学追随者们相信今日的宇宙大爆炸始于其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起初的宇宙曾处于一个密度极高且温度极高的状态,而宇宙大爆炸之后逐渐冷却的过程则伴随着无数星体的诞生和消亡,四处飘荡的岩石碎片象空气中的尘埃,飞扬于整个宇宙场内。由于温度及密度的急剧改变,各种物质奇迹般地出现了,宇宙巨人经历爆炸破碎后的重生,一个新的世界诞生了。

而在王雁伶不到20平方米的工作室内,类似的“大爆炸”正在发生着。她头带防毒面具如宇航员,将阿波罗号的太空舱搬进了迷你厨房——她将一张张岩石显微结构图片置于油脂与高温之中,使其爆发性地瞬间改变了原有的质地和面貌,发生癌变式的异化。新的色彩与信息出现了,图像与纸基相互侵蚀,生成为一个全新的物质整体,王雁伶将其命名为“油脂图片标本”。在着迷于图片的受造之后,她又开始痴迷于找到一个个岩石胚胎的被造——在收集来的石块中,发现在形态和特质上恰能与“油脂图片标本”一一对应的那些,用丙烯颜料按拓普的方式将石块描绘成“油脂图片标本”的样子,如同依照标本复原实物那样,赋予它们表象的类似和本质的再造,使石块和图片成为一个经重述了的标本共体。这些岩石生命体爆破后的色彩与质地甚为美妙,而由此转化出的那些虚构的矿物实体则更为奇异,它们虽来源于岩石,又似乎与之不再相关,有时它们甚至更像是宇宙的切片,或者浓缩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共性于其中的一枚枚模糊样本。在研习并几近解剖这一对对、一组组标本并“标本化”的过程中,王雁伶重新找到了她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身份。

在王雁伶的创作中,那些题材、方法、概念的源点似乎有脉络可循又潜移默化自然天成。尽管父母的专业是地质和微生物——一个研究岩石的宿命,一个观察生命的本相;他们却很少与她谈论这些,只在儿时一些偶尔和顺带的短暂停留里,王雁伶有机会接触到了实验室、无菌室、标本室这样的地方。就在那些黑漆漆的标本柜里或者白得晃眼的实验室灯光下,各种以浸泡、陈列或生长方式而存在着的模糊事物开始进入她幼年的视线,并常常以荒诞的形式和奇特的逻辑出现在她的梦里,也影响着她之后的关注点和看世界的方式。在经历了艺术创作的多样化历程之后,这些潜伏已久的事物一点一点召唤、接近并最终找到了她。

岩石作为地质和生物界的共振——自然界恒定而面貌多样的物质,它看似经久不变的体质与静止的生态却构成了王雁伶作品中“变”与“运动”的基点;它们在大自然中备受重创与侵蚀后沉积下来,通过物质的流动与重组获得新生,这恰恰像极了王雁伶作品的生成方式。她参照归纳、提取、重构、类比这些科学研究方法,类似又偏离;人为地扮演自然的角色,模拟又背道而驰,运用一种科学经验之外的个人癖好式的艺术观念,将阴差阳错几近沉默于科学箱底的“标本”们拯救过来,成为一个个有生命的全新活体。她独特的“复

原”和“结构化”过程使科学的存在和艺术的重构合二为一,仿佛此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彼此的探寻与相互存在,而岩石本身和一种从它自身虚构而出的生命气息则在相互吸引、彼此共存的状态中不断衍生和进化……

2009至2010两年间,王雁伶从纯绘画转向了以图片为基础的概念性探索。在她看来,图片既是一种我们所熟知的媒介,又是一片在创作手段上未被开发的广阔领域。其中,图像的转换及其新生意义,一直是贯穿于王雁伶创作中的主要线索。从最早的《不见》系列开始,她就在设法运用各种物理和化学的手段破坏相片、干扰图像,探寻视觉信息弱化和变异后图片衍生出的可能性。它可算是一个概念和方法上的珍贵母本,从其中几组作品为雏形上,分支发展出了以图片为基础的综合材料《标本》系列和纯观念图片《类质同像》系列。在这些充满纯物质美感和暗藏数学规则的作品之中,王雁伶仿佛一个躲在哈勃望远镜后的研究者,将观测到的人、地貌、植物、岩石、微观形态、按照她独特的逻辑构筑成一个神秘的平行宇宙。 探求事物规律的形象化实验,在王雁伶个人的艺术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起初,R是混沌与未知。标本[R-r]和[R-struct] 起始于地质过去的衍变,却又精妙而惊叹地通过现在,用虚构和重述的方式与历史进行对话,从而在未来的不断衍进中成为王雁伶独立存在的艺术语言。

 

 

海报-3-转曲